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jilimeinong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jilimeinong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jilimeinong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jilimeinong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报道之后│别乱扔“防撞桶”不是垃圾桶_乐鱼官网登录-乐鱼官方app最新版下载-乐鱼客户端平台入口

0596-6786955

报道之后│别乱扔“防撞桶”不是垃圾桶
来源:乐鱼官网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10 03:13:43

  设置在道路上的“防撞桶”本是起警示与防护作用的,但却被有的人当成了“垃圾桶”……

  “这里的防撞桶里面全是垃圾,看了都让人恶心,你过来看看。”近日,记者接到市民张先生的电话,他向记者反映,他在路边看到几乎每个防撞桶里都装有垃圾。今年5月23日,怀化日报2版E媒热线曾刊发了一张“‘防撞桶’变成垃圾桶”的图片,受到了市民的关注。近 4 个月过去了,看来情况依旧?

  9月1日,记者来到张先生所反映的地方,这里是位于迎丰路与顺天路交叉口附近,记者看到了那个被塞满了垃圾的防撞桶。桶里有食物残渣、卫生纸、饮料瓶、烟头、广告传单、果皮等各种垃圾,已经看不到桶里面的沙。在距离不远处的两个斑马线附近的防撞桶里也有不少垃圾。

  记者沿着顺天南路查看,发现只要有防撞桶,都会有不少垃圾。而且里面的垃圾五花八门,什么都有。个别垃圾桶外面油迹斑斑,还散发出阵阵恶臭。

  随后,记者又来到人民路、迎丰路及锦溪路等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,发现一般的防撞桶都设在道路护栏的始端或者末端,恰巧也是斑马线经过的地方,一些市民在通过马路时,为了图方便,就会将手中的垃圾扔到防撞桶里。

  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有部分市民误把防撞桶当成了垃圾桶。“原先我一直认为那是个垃圾桶,而且放在马路的人行道上,感觉挺方便的,我就把它当垃圾桶了。如果知道它的用途,必然不会往里扔垃圾了。”市民张大妈说。

  “这个防撞桶里面的烟盒、烟头还有饮料瓶,肯定是路人经过时为了图省事,直接扔里面了。”路过此处的市民黄女士说,由于桶内有不少易燃垃圾,行人往桶内扔烟头还是挺危险的。这些垃圾被到处乱丢在桶里也太不像话,不仅影响城市形象,垃圾存放久了还容易发臭滋生病菌。

  采访中记者看出,一些市民并不清楚防撞桶的用途,还以为是垃圾桶。“这个是防撞桶?我还以为是垃圾桶呢。”“看到里面有垃圾,我也跟着扔了。”记者走访时不时能听到类似的言语。

  “塑料防撞桶原本是有盖的,里面用沙子来填充,以便固定。目前对随意往防撞桶丢垃圾的现象还没有相关处罚规定,基本要靠市民自觉维护。”走访中,一位执勤的交警向记者介绍。塑料防撞桶主要安置在公路及城市道路上,避免汽车与路中固定设施发生碰撞。一般设置于道路的转弯处,路中岗亭、收费站的进出口,停车场、小区、加油站等地,能起到隔离警示及防撞的作用,有效地减少冲击力,降低车辆的损伤。塑料防撞桶表面贴有反光膜,白天和夜间都清晰可见,能起到警示防撞的作用。

  采访中,市民都表示,交通防撞桶不是垃圾桶,往里扔垃圾破坏防撞桶的外观实属不该。“希望我们大家从自身做起,别觉得一个小小的交通防撞桶遭破坏不会对城市环境能够造成影响,要为怀化文明城市建设做出一份贡献。”

  另外,有市民支招。市民张先生表示,凡是装有垃圾的“防撞桶”都是丢失顶盖的空桶子,这给一些行人提供了便利的“随手丢”机会。所以,有关部门可以将“防撞桶”里装满沙子后再将顶盖封死,这样更突出其作用。或者在“防撞桶”上注明字样,以免部分市民误认为是垃圾桶。

  那么,城区道路上摆放的防撞桶里的垃圾归哪个部门清理?随后,记者咨询了鹤城区环卫办的工作人员。该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交通设施的清洁问题还没明确责任,也不知道该哪个部门管。既然有问题存在,会尽快与交警部门协商责任认领问题。同时呼吁,市民不要把防撞桶当成垃圾桶,既影响市容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。(本报记者 罗艺瑶)